像《超級工程》《春晚》《京劇》等中國紀錄片已經走出國門。 新京報製圖/張妍
  自中國紀錄片聯盟成立以來,中國紀錄片產業規模、製作水準和市場份額迅速提升,國際影響力也與日俱增。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,借助中國紀錄片聯盟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,將有效推動各台之間的經驗交流,以開放、創新的思路,凝聚全國紀錄片力量,用紀錄片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“正能量”和“正形象”。除了已經播出的《京劇》《絲路,重新開始的旅程》《china·瓷》《大黃山》《楚國八百年》等作品,首部以牡丹為主題的紀錄片《牡丹》即將於本周六登陸央視紀錄頻道,該片將從歷史、植物、文學、經濟等多個領域探索“牡丹文化”。
  本土 紀錄片聯盟加快產業升級
  對於中國紀錄片人而言,中國紀錄片聯盟的成立算是2013年的頭等大事。中國紀錄片聯盟將紀錄頻道和各地方台的優勢資源融於一體,結束了以往紀錄片人各自為政的“囧境”,在“綜藝”與“家庭劇”齊飛的熒屏,憑藉內容與品質的優勢有著自己穩定的收視群。許多業界專家和紀錄片製作人表示,《紀錄中國》欄目能夠有效推動紀錄片受眾群體的培養,併為優秀紀錄片提供舞臺,這對驅動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影響深遠。
  除了播出平臺的搭建,中國紀錄片聯盟也非常重視對人才的培訓和交流。2013年,在中國紀錄片聯盟和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的推動下,紀錄頻道通過聯合攝製的形式,與各地方台先後推出了《大黃山》《楚國八百年》等紀錄片。這些作品的熱播,不僅在觀眾中引發強烈反響,同時也為優秀製作技術的行業流動提供了最大可能,客觀上培養了一批人才。
  對外 中國故事走出去影響世界
 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,中國紀錄片已經成為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文化窗口。諸如國家地理頻道,就曾在美國旗艦頻道黃金時段,播出過反映當代中國“年文化”的紀錄片《春晚》,並取得超出同時段平均收視率的良好收視。另一部作品《超級工程》在被德國RTL電視臺引進後,也是一播成名,片中展現的港珠澳大橋、上海中心大廈、北京地鐵網絡、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,給德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  劉文表示,紀錄片聯盟成立以來,啟動了多項聯合攝製項目,加快中央電視臺與地方電視臺、地方電視臺與地方電視臺間的全方位合作,在整合資源上展現出強大優勢,為“中國故事”提供更加豐富的題材、類型和表達風格。同時,紀錄頻道也將利用自身品牌搭建一個國際合作平臺,帶動更多製作機構與國際市場對接,參與國際紀錄片合作。
  ■ 幕後

  紀錄頻道首創“監理制”
 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表示,在聯合攝製中,紀錄頻道將通過“項目監理制”,對作品質量進行把關,在選題標準、形態標準、技術標準、價格標準等方面推動建立紀錄片行業標準,逐步構建起一套對接國際市場,覆蓋了生產、製作、傳播為一體的紀錄片產業鏈條標準體系。
  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
(編輯:SN00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k24fkdnh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